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在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围绕资源禀赋各不相同、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各地正积极布局落子。

聚焦特色产业 培育新增长点
多地提出扶持县域特色或主导产业发展的计划和要求。黑龙江提出,聚焦县域经济发展突破年,因地制宜打造县域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湖北提出,深入实施强县工程,因地制宜培育根植性主导产业……
大巴山腹地的重庆市城口县,以高山生态猪肉为原料的城口老腊肉传承千年,是当地农业产业名片,今年推动老腊肉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产业链产值达35亿元。
湖南沅江地处洞庭湖水系核心区域,2024年船舶产业完成总产值125亿元,相比在规模化、绿色化、科技化等方面仍有差距,提出切实强链补链,“产业倍增”与“产业培塑”,扩大产业规模。
位于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的奋安新型高端铝合金型材西南基地,立足自身区位优势,以奋安铝业为“链主”,坚持“链群并重、以链强群”,打造成渝中部特色鲜明的铝材产业高地。
推动集群发展 促进区域协同
陕西提出,实施县域特色经济改革行动,推进县域园区提档升级,培育新增2个工业产值过百亿的园区;广东提出,推动出台县域经济振兴条例,做大做强县域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推动产业成链成群发展……
在广东中西部的云浮市,产业集群式发展加快布局:罗定市依托微容电子“独角兽”企业,吸引电子信息企业集聚;新兴县积极引入凤铝铝业等“链主级”企业项目,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浙江乐清市将加快电气产业向“新能源、新世代、物联网、联全球”转型,力争今年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50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4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450家,加快打造世界级电气先进制造业集群。
培育新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
连续20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首位的江苏昆山,2024年生产总值已连续三年超过5000亿元。昆山将聚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耕15条重点产业链,抢抓产业新风口,前瞻布局具身智能、未来显示、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形成先发优势、壮大先进产能。
四川广汉推动建设“西部传感谷”,从传感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传感元器件生产等方面布局未来,规划到2027年,传感器相关产值突破100亿元;江西信丰,仅电子信息产业就有19家上市企业,下一步将在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发力……向“新”攀登,县域经济发展正汇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权工委融媒信息部副主任
中政营商环境网副总编辑
侯瑞岭整理供稿
2025年元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