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近日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介绍了上述信息。

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 “十四五”时期,中国人民银行聚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中国的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市场也非常清楚,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立场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银行业总资产世界第一。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近100万亿元,规模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全球1000强银行中有143家中资银行上榜,前10强中我国占据六席;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提升,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五大监管”得到全面强化,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有序推进。
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态势持续形成、不断巩固。 截至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十四五”时期共207家公司平稳退市。“十四五”期间,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兴业,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269家企业境外上市。与此同时,过去五年,证监会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监管防线,严守风险底线。
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 不论是活力还是韧性都在增强。 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10万亿元,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占比升至近30%,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近两年始终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发挥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企业外汇套期保值比率由2020年的17%上升到30%左右,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占比由16%上升到近30%,外汇市场韧性进一步增强。
工委会融媒信息部副主任
中政营商环境网副总编辑
侯瑞岭整理供稿
2025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