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联动 优化服务 强化监管 不断让惠企减负政策落地生根

近日,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了63个“强化企业服务 提升减负成效”典型案例,涉及协调生产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等多个方面。从典型案例来看,随着一些要素成本上升,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依然面临不少困难问题。因此,只有不断让惠企减负政策落地见效,才能切实为企业松绑,激发企业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全面统筹、协同联动才能使政策及时落地。它打破了政策的碎片化与独立化,将各项政策整合为有机整体,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当前应积极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推动财税、金融、投资、科技、土地等各项政策协调联动,形成叠加放大效应,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优化服务、激发潜能才能发挥政策最大效应。优质、高效且精准的服务不仅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能激发政策潜在效能、创造额外效益。现在应积极回应企业的“急难愁盼”,健全完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形成清单台账并逐项推动解决。

强化监管、跟踪问效才能保证政策落实到位。要建立健全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问效,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确保每一项惠企减负政策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企业身上,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政策的阳光雨露。

惠企减负政策落地生根,不仅考验着政府部门治理能力,也彰显出企业在困境中求发展的决心和韧性。前三季度,现行政策中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超2万亿元,全国新办涉税经营主体达1257.8万户,同比增长4%。市场活力不断激发,为稳住就业和经济基本盘发挥了积极作用。

权工委融媒信息部副主任
 中政营商环境网副总编
 侯瑞岭整理供稿
 2024年11月29日

yshjw

关于作者: yshjw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