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由于工作安排,我来到了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期间拜问了我的一位北大老同学,他得知我们在做“为政府排忧解难,为企业服务维权,助力营商环境改善”方面的工作。由此,他向我和营商环境市场调查林斌主任介绍了鄂尔多斯市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方面的情况。有感而责成权工委融媒信息部整理了一下鄂尔多斯市几年来开展投资和营商环境方面的成效,供各位学习参考。
林福才
2024.6.14
政策贴心 办事省心 投资安心 服务暖心 生活舒心
鄂尔多斯致力打造“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围绕打造“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目标任务,坚持先行先试,推动形成新思路、新举措、新亮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去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中获得第一名,实现了“四连冠”。同时获得了“中国投资环境质量十佳城市”、“中国高质量发展十大标杆城市”、“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城市”、“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多项殊荣。

2019年以来,鄂尔多斯市主动对标世界银行标准、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内蒙古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学习借鉴上海、北京等先进发达地区的典型经验,先后迭代升级了五版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在营造智慧高效的一流政务环境、宽松有序的一流市场环境、公平正义的一流法治环境、宜居宜业的一流社会环境等方面精准发力,全力以环境之“优”,夯实经济之“稳”,推动发展之“进”,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鄂尔多斯样本”。

率先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立法工作。出台《鄂尔多斯市政务服务条例》《鄂尔多斯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科技新政30条”“人才新政2.0版”等政策措施,围绕建设煤化工产业、新能源产业、能源产业、羊绒产业“四个世界级产业”出台支持方案和若干政策。将强化政策支持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全力构筑营商环境“引力场”。在自治区率先建立了营商环境“体验官”工作机制,激励社会各界来“找茬”,率先在自治区上线运行“鄂尔多斯市营商环境工作任务调度平台”,2022年出台的鄂尔多斯对标先进“500条”中有168处是自主创新,2023年专门出台营商环境创新举措20条,其中全国首创3条、全区首创17条。

以服务迭代升级,促政务服务水平优化。全面精简19个事项8类证明材料,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拓展身份“电子码”应用场景,实施一批“免证办”事项,扩大电子证照应用领域和互通互认范围,从源头上减少各类证明和手续。全面推行接诉即办运行机制,12345 热线服务平台办结率98.47%,“接诉即办”又快又好,成为城市的“新名片”;政务服务整合了165项“一件事”联办事项,实现“一张表单”申请、“一套材料”办理,减少了45.3%的材料、87.2%的时限、40%的环节、79.1%的跑动;创建全区首个“无证明城市”试点,289项证明材料事项、510项证明材料分批次实现无证明材料免提交。
坚持企业为先,降低交易成本。始终把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规范保证金和合同融资管理,实现投标保证金收取从“统一”到“差异”的转换,解决中小企业参与投标门槛高、资金周转不足等问题,累计以保函替代保证金4202.13万元,政府采购合同融资1.66亿元,融资金额位列全区第一。率先开发建设“鄂尔多斯市中小微企业信用平台”,现已签订授信协议1004.7亿元,向产业链核心企业发放贷款113.9亿元。率先推行“远程异地评标”“不见面开标”,为4900多个标段、9.3万家经营主体节约交易成本3.7亿元。

率先建立重点监管清单制度。在37个行业领域建设并使用智慧监管平台,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智慧监管体系,全方位构建清廉的政商关系,率先创新构建“三端五防线”诉源治理模式,建设融合庭审云平台。依托政府采购全区“一张网”制度加技术的优势,将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嵌入政府采购全生命周期管理,依靠算法自动识别,监督预警自动“亮灯”,疑点数据自动生成等大数据监管工作模式为抓手,治理工作监督实现从“效率低下”到“靶向精准”的转换,解决采购过程不够规范、主体责任不够明晰等问题。2023年度全市政府采购项目100%实现不见面开标,375个远程异地评标,有效促进了公平竞争的政府采购市场环境。
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力。坚持把诚信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精神、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举全市之力夯实现代化鄂尔多斯建设的信用支撑。建成了全市“上联自治区、下通旗区、横贯市直属部门”的信息交换共享总枢纽,截至目前,该平台汇集全市各类信用信息2900万余条。依托“多多评·码上生活”便民服务平台,建立“诚信品德+物质积分”奖励机制,累计给予26批次78080人次积分兑换。全面开展政府失信行为大排查大起底和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深入推进“涉府案件执行清零”专项行动,在全区率先完成涉府案件执行清零攻坚任务。紧盯高水平“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目标,全方位打造“诚信暖城”品牌,扎实推进诚信建设工程提质增效,为实现“闯新路、进前列”提供坚强诚信保障。

从招商引资到招才引智,从企业发展到百姓的衣食住行,从群众的急难愁盼到对党委政府工作建议,从政策咨询到投诉求助,从城市管理到助力发展,鄂尔多斯全面发力,打通“优化营商环境惠及全体人民”的末梢神经,正成为投资的“洼地”、创业的“福地”、发展的“高地”。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是鄂尔多斯扩大“朋友圈”,不断厚植追赶超越、赢得未来的坚实底气。从去全国各地开展“链”上鄂尔多斯招商引资推介会,到与周边城市携手加快推进呼包鄂乌城市群建设,再到引进人才建成鄂尔多斯实验室和北大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城市建设工作微信群”成员有市、旗及各部门主要领导,大量实际问题通过这个微信群得以高效解决……无数事例证明鄂尔多斯这座城市近年来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步步深入、不断提速,在优化营商环境中一路“闯关升级”,呈现出一种不甘落后的干劲,一种勇于亮剑的拼劲,一种久久为功的韧劲。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也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营商环境的大提升“转化”为招商引资的大突破,前后有233个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落户鄂尔多斯,其中百亿级11个。2023年,47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44亿元,制造业、新能源产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74.5%、265.7%和158%。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200余亿元飙升至2023年的5849.9亿元,排位从全自治区第四跃升至第一。如今内蒙古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靠鄂尔多斯贡献。在全国地级市排名43位,过去三年晋升了21位。
权工委融媒信息部副主任侯瑞岭整理供稿
2024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