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版)》发布

4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外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经过四次修订,清单内的事项数量已由2018年首版的151项压减至目前的106项,压减比例约30%,做到了“清单越缩越短、市场越放越活”。

《清单(2025年版)》修订坚持“该减的坚决减,该增的合理增”,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的117项缩减至106项,事项下的全国性具体管理措施由486条缩减至469条,地方性管理措施由36条缩减至20条。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降低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直接删除了一批全国性措施,部分放开了一批全国性措施,相关领域保持必要市场准入管理,但准入环节更加精简。取消了一批地方性措施。如推动各地放开交通物流、货运代理等管理措施,打通区域间市场壁垒,取消有关地方设立的船舶设计修造、酒类生产经营、权益类大宗商品交易等管理措施,实施全国统一的准入方式。

另一方面,依法规范了重点领域准入,兜牢安全底线。依据已出台的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等,对部分领域市场准入作了进一步规范。纳入新业态新领域管理措施。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依据《国务院关于调整完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的决定》,将重要工业产品许可证管理范围从10大类调整为14大类27种,更好保障生产安全。

新一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在推进“宽准入”的同时,也坚决守住“管得住”的底线。不仅有利于切实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而且有利于推动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一大批行业准入限制得以放宽,各类经营主体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宽准入”红利切实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权工委融媒信息部副主任
中政营商环境网副总编辑
  侯瑞岭整理供稿  
  2025年4月26日  

yshjw

关于作者: yshjw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