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维持总体稳定,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国际投行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外资企业相关人士认为,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中国大市场展现强大韧性,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向优向新的关键力量。

“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自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出台以来,中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行部署。今年以来,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反不正当竞争法完成修订、价格法修正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促进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中国持续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务实推动金融开放合作,不断吸引外企深耕中国超大市场。”
“中国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程度都在稳步提升。我们深切感受到各级政府对企业发展的全方位支持。”霍尼韦尔相关负责人余锋表示,对在中国的持续成长充满信心。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尹正表示,中国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施耐德电气这样的全球产业技术领先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市场保持着强劲的韧性和长期增长潜力”
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人民币,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化学药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27.1%、53%、36.2%、17.7%。中国创新生态的蓬勃活力,也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2024年,北京新认定外资研发中心超110家,截至2025年1月,外资研发中心数量达到221家,实现成倍增长;截至今年5月,上海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已突破600家。中国在人工智能、5G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大量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外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土壤。
沙中商务理事会主席、沙特阿吉兰兄弟控股集团副董事长穆罕默德·艾尔·阿吉兰表示,中国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些领域与沙特“2030愿景”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为两国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我们一直认为,投资中国就是投资长期确定性。”泰国天丝集团首席执行官许馨雄表示,天丝集团近5年来持续加码在华投资,累计投资额达43.6亿元人民币,包括在北京设立中国区总部,在四川和广西新建红牛饮料生产基地。汉高相关负责人安娜说,“尽管全球经济动态瞬息万变,中国市场保持着强劲的韧性和长期增长潜力。”
“不仅以中国研发成果快速满足中国市场需求,还持续向全球输出‘中国智慧’”
意大利巧克力糖果制造商费列罗集团日前宣布,在中国投资近30亿元人民币的费列罗杭州工厂迎来建厂10周年。费列罗集团相关负责人张甦毅表示,经过10年的发展,杭州工厂已成为集团先进的质量典范工厂,产品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出口至澳大利亚、墨西哥等20多个海外市场,出口量不断上升。
深耕中国市场38年来,施耐德电气持续强化“中国中心”建设,打造研产销一体化的敏捷机制,并不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与本地化布局。施耐德电气在华已设立北京、上海、无锡、西安和深圳五大研发中心以及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不仅以中国研发成果快速满足中国市场需求,还持续向全球输出“中国智慧”。
路易达孚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高启表示,“展望未来,路易达孚将继续在中国市场和本土合作伙伴携手,在食品创新、绿色发展、数字化等领域深化合作,保障食品安全,在全价值链上推动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具有韧性的未来。”
权工委融媒信息部副主任
中政营商环境网副总编辑
侯瑞岭整理供稿
2025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