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首个省级层面跨区域互认机制,今年年底前,京津冀晋四地将建立跨区域“信用代证”互认机制,打造一份京津冀晋跨区域的互认版专项信用报告。

“一份报告可以代替一摞证明”是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的重要举措。为解决信用主体在开具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深化信用报告应用,两年前北京市实施信用代证,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现将专用信用报告更名为专项信用报告,服务再次优化升级,覆盖领域再添3个、拓展至45个,增加7类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构建跨区域互认机制,进一步优化升级服务。
为构建首个省级层面跨区域互认机制,到今年年底前,京津冀晋四地将建立跨区域“信用代证”互认机制,首批在17个重点领域实现互认,并着力在公共管理、市场交易和第三方服务三大类场景广泛应用,届时经营主体凭借一份互认版专项信用报告,即可在四地替代以往需在多地开具的各类有无违法违规证明,极大缓解“异地证明”开具难问题,助力政府服务效能提升的同时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信用风险。
工委会融媒信息部副主任
中政营商环境网副总编辑
侯瑞岭整理供稿
2025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