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一遍,我们不缺国企,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缺民企

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企业改革50人论坛共同主办的2022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于12月28日举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出席并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为题发表演讲。

01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大家好,非常感谢中企研邀请我参加这次企业改革与发展峰会。关于企业这个话题,应该有方方面面,一方面是从企业本身发展角度,如何做好企业,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企业如何发挥各方面的职能等等。

我相信在座的很多都是研究企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本身,都会从这些方面来做深入的分析。还有一个方面问题,关于公共政策,我们从政府角度,从一个经济长期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角度,我们应该发展哪些企业,应该为企业创造什么样的政策制度环境,应该采取怎样的企业发展战略。

我个人是研究宏观经济,研究发展经济学和体制改革问题,所以我就从宏观角度,从公共政策角度探讨一下我们应该如何为企业发展创造好的制度环境,应该发展哪些企业,政策应该向哪些方面侧重。

今天讲两个问题。

02
第一个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我们有国营企业,有民营企业,经济这两驾马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也有两个不动摇的政策,发展国有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在这里我想强调,现在应该特别注重发展民营企业。原因是多方面,一方面是我们不缺国有企业,我们整个经济改革就是从国有企业走出来,当前国有企业一统天下,没有什么民营企业的情况下我们发展起来,搞市场经济。

从搞市场经济的角度,产权主体越多,价格信号越真实,越容易实现市场效率,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因此从产权主体角度来讲,民营企业每一个都是自己的主体,国有企业因为是国有,它跟政府的关系,跟其他国有企业的关系等等,相对来讲独立性没有那么强,有的时候信号就会出现扭曲,这是一个基本点。

说到一些具体的问题,我想讲两个方面,在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对比当中,我们看看民营企业的特点,也是方方面面很多点,这里我讲两个点。第一个民营企业是拿自己的钱去冒险,去创新。

现在到了世界百年不遇大变局背景下,本来我们还发挥后发优势,学习引进,还可能利用一些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先进知识等等。现在美国对我们采取遏制政策,切断发挥后发优势的各种渠道,我们就要更多的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这件事就是风险很大,失败的概率很大,需要花大量的试错成本,不仅仅是技术本身,而且商业模式都要探索。在这个过程当中,民营企业的特点就是它在用自己的钱去冒险,而相比国有企业,用公家的钱,用公家的权,制度就要严谨一些,审查就要多一些,追责的问题必须纳入制度。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国有企业相对而言就没有那么大的灵活性,承担风险的能力相对比较差一点。民营企业可以做到十个项目九个失败,一个成功,我就成功了,我可能把钱全收回来。国有企业也可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十个项目九个都失败了,失败的责任谁来负,能不能冒这个险等等,相对难一点。

不是说国有企业不能创新,很多国有企业有实力,资本雄厚,长期钻研也可以创新,但是完全无人区的创新,风险很大的创新,相对来讲比较难。因此,在这个百年不遇大变局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多的自主创新背景下,我们去发展民营企业,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在技术前沿领域。

客观说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现在这些高科技产业,有领先技术的企业,都是民营企业。也是在过去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下,他们敢于冒险,敢于创新,发展起来的成果,我们要珍惜这样的成果。这是第一方面关于为什么要发展民营企业。

还有一点,民营企业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形成百年老店,它可以持续发展,它可以靠一个家族的延续,它可以在一个领域里面持续做下去。而且有时候是一个专新特精的产品,它可以一个家族几代人,很多技术,很多产业,它需要持久专注而专业的发展。

国有企业不是说不能形成这样的企业,也可以,也会,但是国有企业有一个特点,它容易换人,国有企业很讲规矩,到了点就要退休,退休就换人,换人有时候想法不太一样,从传承的角度,持续发展的角度,通过人事变化可能有些就难以持续,难以持久,难以专注而专业的发展下去。

民营企业相对而言在这个方面的问题少一点,一个企业家本身可以干一辈子,没有干部调动,政府任职这方面的问题,他可以持续做,然后他还可以通过家族传承继续做。

国际上那些专新特精的企业,隐性冠军等等,很多都是家族企业,都是几百年家族企业传承。我们怎么利用好这种机制,发挥它的特点,使我们这些专而精的企业有能够持续地、延续地发展,形成比较丰富的产业链,使我们一些短板真正能够逐步逐步补齐,逐步逐步不再受别人的卡脖子,这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件事情。

讲发展民营企业的问题,现在就有一些具体的情况需要考虑,也要制定一些具体的政策。比如现在有些民营企业遇到一些困难,因为他也冒险,民营企业本身也会有各种各样问题。这个时候我们要帮他纾困,包括一些国有企业有资金,为了给民营企业纾困,我们进行债务重组,包括产权重组,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产权重组之后,把原来的民营企业纳入国企管理范围,比如占多少股权之后就要按照国企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等等,就把一些民企在这个过程当中又变成了国企。

我们称为叫逆混改。本来混改是为了使得国有企业的机制里面加一些民企因素,但是你把民企变成国企,民企的因素就消失了。再说一遍,我们中国不缺国企,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缺民企,所以有了民企之后,最好还继续保持它的民企性质。

因此,在纾困问题上,我们是不是应该制定一些政策,比如说要纾困,要通过成立一些基金,用一些产权重组办法,使它能够实现债务重组,债务重组之后,把它又放回市场去,继续民企的性质,在产权结构上保持它民企的特点,在市场上继续发展,不要把变成国企。

我们这种例子还是挺多,有的地方通过一些地方法规规避这些问题,但是有的地方就变成国企扩张的过程,民企的特点就会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步消失,我觉得这是需要避免的一个问题。

讲这个问题,不是说只是一个大的方向,我们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我只是讲了一个具体问题,还有很多其他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制定一些具体政策,使两个不动摇确实在方方面面能够贯彻下去。

这是我要讲的第一方面的问题,关于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03
大力发展大企业

第二方面的问题,我想讲要大力发展大企业。我们现在非常重视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发展,这很正确,特别是在疫情,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有很多民生问题的情况下,我们采取一些政策,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也有利于我们的创新发展,我们在这些中小企业当中孕育大量未来的有竞争力的企业,确实我们也应该大力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特别重视大企业的发展。大企业也会有问题,有些产业里面一些大企业做大以后盲目扩张,这些都是问题;大企业形成之后,容易形成垄断,这需要我们进行监管,需要防止市场垄断 。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要认识到一个经济的实力最终要看你有多少大企业,一个产业发展,一个产业的实力最终要看你在这个产业当中,在国际竞争当中,你有多少势力雄厚的大企业。 现在大家都争当五百强,应该说是有道理。 你只有强了,才能够持续发展。

而且你只有强了,一个国家有这些大企业,才能在各个产业当中站稳脚跟,才有国际竞争力。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非常明确,我们需要反垄断,需要防止资本盲目扩张,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大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在现代化进程当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

什么作用呢?第一,大企业容易具有创新的实力。我们都知道,现在发达国家一些产业当中,它很少有一大片的小企业,往往一个产业里面就两三家,三四家,叫寡头竞争。

寡头竞争和千百万小企业完全竞争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完全竞争可以把价格压得最低。现在我们看到我们一些产业里面有千百万小企业竞争,一个主要的办法就是杀价。价格压得很低,对消费者确实有好处,消费者能够拿到最低的购买价格。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企业利润很薄,价格杀得很低,企业利润很薄,这些企业就都很难有创新的资金和实力,去做研发,去做创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虽然得到了低价的好处,但是他享受不到创新带来的福利。

各种产品的创新,各个创新,功能创新等等,都是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福利。而寡头竞争的好处,它一方面防止价格过高,对消费者来讲成本过高,另一方面寡头竞争价格不用压得很低,它的利润就不会很薄,它就会有能力,有资金有实力去从事创新,从事研发。

因此,现在有的经济学家论证,最好的产业内部结构不是完全竞争,而是寡头竞争。这里面就是企业如何做大。待会儿再讲它怎么才能做大,怎么才能实现这一点。

第二点,大企业能够在自己的创新过程中,带动大量的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链,形成创新链。一项技术发明不是说一个企业都能够完成,它需要和千百万的小企业,有很多小技术需要千百万的小企业进行创新,然后跟大企业进行协作或者购买等等,形成一个创新链,产业链,只有大企业在这些大技术的创新活动当中有所建树,能够有大的投入,才能够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实现创新链的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要形成一个好的创新生态,需要有大企业和小企业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再有一个方面,从大企业的发展角度来看。在这些方面,也要把发展大企业的战略落到实处。讲几个具体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要在规则上、在监管上,大中小企业一视同仁。大企业确实要在反垄断上特别注意,总的来讲,你该鼓励大企业发展,仍然要像鼓励小企业一样,采取一视同仁的做法。比如说,小企业发展需要上市融资,大企业发展也需要上市融资,该上市也得上市。

第二,要把发展大企业作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来看待,要有国际视野来看待这些大企业。有的大企业在我们国内看着很大,但是在国际上一比,其实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少。比如我们现在一些科技公司,在国际消费份额上,比起那几大国际科技公司,我们几乎是占一个零头,所以仍然需要发展,需要从国家竞争力的角度去鼓励他们进一步做大做强。

第三,落实到每一个产业里面,都有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关系问题。前面我们讲到,从一个产业内部结构合理性而言,千百万小企业的完全竞争可能不是一个好的结构,我们需要逐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

这个过程怎么形成呢?这个过程不是政府规定,不是政府说哪几个企业发展,而是在一轮一轮的经济波动过程中,通过各种优胜劣汰,兼并重组,逐步逐步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鼓励企业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兼并重组这件事情,兼并重组从好的企业来讲,他兼并别人是低成本扩张,那些势力比较弱的企业他是凤凰涅磐,他原来投入的一些东西可以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在新的企业结构当中发挥作用,所以它不是简单的倒闭破产。

从市场层面,我们可以积极鼓励一些股权投资基金,帮助企业做兼并充足的事情。国际上很多股权投资基金做的不是创新企业发展的事情,做的就是兼并重组,兼并充足是产业发展,大企业发展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我们如何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通过我们市场经济的发展,包括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发展,为我们的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更好的政策环境,使得大量有国际竞争力的这些企业,能够真正发展起来,进一步做大做强,我们中国经济才能在国际上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THE END

yshjw

关于作者: yshjw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