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从7个方面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些目标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客观实际,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是未来5年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加深理解。

第一,坚持了系统观念。《建议》统筹考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安全发展要求,与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8个方面目标对标对表,明确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等7个方面的主要目标。完成好“十五五”时期的这些主要目标,将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二,突出了战略导向。以五年阶段性目标完成支撑现代化战略接续落实。比如,聚焦现代化建设中的短板弱项,为确保到203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等目标,《建议》明确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增长潜力得到充分释放”、“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快速突破,并跑领跑领域明显增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等目标要求。这些目标要求体现了鲜明的战略导向。
第三,把握了阶段性要求。“强调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等既定目标要求。同时,根据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提出反映时代特色的标志性目标。比如,提出“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持续增强”目标要求,以体现做强国内大循环的导向;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突破”目标要求,以体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导向;等等。这些目标突出体现了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工委会融媒信息部副主任
中政营商环境网副总编辑
侯瑞岭整理供稿
2025年11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