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健全涉企收费监管制度 压实各方责任持续跟踪问效

近年来,国家持续整治涉企违规收费,但涉企违规收费问题具有复杂性、反复性,一些领域和地区违规收费行为仍时有发生,加重了企业经营负担,也破坏了营商环境。为加强源头治理、协同治理、长效治理,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着力健全涉企收费监管制度,加大违规收费治理力度,强化防治、常治、惩治、根治,提出7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要求目录清单全覆盖,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二是完善审核工作机制,对新出台的严格评估审核,对存量的开展专项整治。三是加强常态化宣传解读,及时向企业推送相关收费政策并解疑释惑。四是健全跟踪监测制度,及时了解执行情况和企业意见建议,推动解决企业关切的问题。五是健全线索收集和处理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形成问题线索闭环处理机制,加大对违规收费主体的惩戒力度。六是围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经营自然垄断环节业务的企业等问题多发领域,进一步推动深化改革、清理违规事项、规范收费行为。七是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此次《指导意见》将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作为治理涉企违规收费的突破口,要求各部门、各省份都要建立相应目录清单,把所有收费都纳入清单并对社会公开,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让违规收费行为无处遁形。同时,要求清单必须包含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水平等基本信息,并做到及时更新、动态调整,让企业明明白白、一目了然。

与以往治理相比,主要有3方面特点:

一是全链条治理。事前建立目录清单和完善评估审核,事中加强常态化宣传解读和跟踪监测,事后完善问题线索的收集和处理机制,形成对涉企收费的全过程闭环监管。

二是源头治理。针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违规收费多发领域,推进行业改革实现源头治理,同时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进一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

三是协同治理。强化部门协同,明确责任分工,压实部门责任,形成监管合力。通过以上这些制度安排,形成常态化治理机制,实现长效化治理目标。

为确保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全面动员部署,明确职责、依据、范围等,加强对存量政策的清理规范,对新出台政策严格审核把关,压实各方责任。,持续跟踪问效。

权工委融媒信息部副主任
中政营商环境网副总编辑
  侯瑞岭整理供稿  
  2025年4月3日  

yshjw

关于作者: yshjw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