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勇 贾浩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新闻调查研究观的源起、经验与价值回归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新闻调查研究观的源起、经验与价值回归

王仕勇 贾浩伟

  【内容提要】新闻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方法和优良传统 。党的新闻舆论 工作坚持新闻调查研究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真实观”,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 观”,调研手段创新的“科学观”。在媒介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更应该坚持完善新闻调查研究的制度 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提高新闻工作者职业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善用新闻调查研究新技术,走 好网络群众路线,最终实现新闻调查研究观在网络时代的价值回归。

  【关键词】调查研究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 方法,是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 的重要传家宝”【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立场、 观点、方法在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体现,是做好党的新闻舆 论工作的‘定盘星’”【2】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 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思想,调查研究则是坚持马克 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在要求,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宣 传工作的优良传统。

  在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党的 历代领导人始终强调调查研究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的重 要性 。从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到习近平 总书记提出的“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都是对调 查研究这一党的优良传统的贯彻落实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迈入新时代,信息化网络早已深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 活,媒介技术加速更新迭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着诸多 新挑战与新机遇 。【3】重新审视“调查研究”这一党的新闻工 作的优良传统,旨在切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使广大新闻 工作者深入调查,不断提高调查研究水平和新闻舆论引导 能力,更好地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从而推进 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壮大。

  一、中国共产党新闻调查研究观的溯源与历史演进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方法与优 良传统 。调查研究的相关观点可追溯至马克思、恩格斯和 列宁的经典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调查研 究 。例如,关于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 就认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并创建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过 程,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 。马克思指出“一个不 了解社会现状的人,更不会了解力求推翻这个社会的运动 和这个革命运动在文献上的表现”【4】,“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 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述和发挥”【5】。恩格斯强调“共产主义不是学说,而是运动 。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 从事实出发”【6】。正是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他们揭示 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创立了科学的共产主义理 论 。列宁一生中也做了许多系统的调查研究工作 。为撰写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研究大量历史文献,不仅包含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关著作,还研究了帝国主义国家、资产 阶级学者的相关论述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 调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是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思想的直 接来源。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中 的调查研究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没有 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此后全党逐步形成了“注 重调查!反对瞎说!”的风气 。毛泽东的新闻调查研究思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开头就指出,“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 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二是主张进行深 入的调查研究,号召人们“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7】三是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尾 。毛泽东曾做了形象的比喻 来阐明这个道理,“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 朝分娩’”【8】,只有在调查过程中反复钻研,才能使调查结果 符合实际工作 。四是将系统调查和解剖“麻雀”相结合 。他 指出,“大略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是还 不能解决问题 。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 作和研究工作。”【9】解剖“麻雀”就是典型调查法,新闻工作者 要学会通过典型调查抓好典型报道,从而完成一个时期的 报道任务 。五是新闻工作者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毛 泽东指出,做好调研工作,“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 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 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10】。这些调查研究思 想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 组成部分。

  刘少奇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同样强 调党的新闻工作要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敢于说真话。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刘少奇指出记者要做“专门的 调查研究人员”,“从各个方面去考察,用各方的材料证明自 己的判断”,要“把群众真正的思想搞清楚,把人民心里不敢 说的,不肯说的,不想说的 ,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反映出 来”【11】。1961 年他再次提出:“报纸工作人员是调查研究的 专业工作人员 。报上的一切文章都应当是调查研究的结 果”【12】。此外,面临复杂的生产建设、群众利益等问题,刘少 奇主张新闻记者“不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以及马列主义的 观点,而且有权利考察党的政策对不对”,“党的政策到底对 不对,允许你们去考察 。如果发现党的政策错了,允许你们 提出,你们有这个权利”【13】。这是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的工 作方法在新闻工作中的体现,这些富有远见的论述在今天 仍有重要意义。

  邓小平作为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和中国改革 开放的总设计师,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调查研 究、实事求是”,“这几年工作不深入,工作有些浮,应当坐而 言要少,起而行要多”【14】。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强调党的新 闻舆论工作 、思想理论工作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在 1979 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议上,他提出“我们的思想理 论工作者必须下定决心,奋起直追,一定要深入专业,深入 实际,调查研究,知彼知己,力戒空谈。”【15】1983年,针对全 国思想宣传战线出现的问题,邓小平批评“有相当一部分理 论工作者,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实践中提出的种种重大 的理论问题缺乏兴趣,不愿意到现实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表示要同现实保持距离,免得犯错误,或认为没有学术价 值。”【16】呼吁广大宣传思想理论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切实开展调查研究,提高自身的调查研究水平和舆论引导 能力,为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保驾护航。

  江泽民创造性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的重要 论断,为调查研究在互联网时代增添了新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蕴 。1990 年,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 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指出“制定政策措施,拟制工作计划,决定重大事项,务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群众路线,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反复比较、鉴别和论证”。【17】1993 年 11月,他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 会上再次呼吁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调查研究,“多挤点时 间,少搞一点应酬;多做些调查研究,少一些主观主义。”江 泽民强调坚持调查研究才能保障决策与时俱进,才能使党 和政府的政策颁布与实施落到实处,才能使党的领导在互 联网时代更加有效 。这些论述为完善党对社会主义新闻事 业的领导提供了极强的指导意义。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尊重新闻宣传 规律,重视调查研究,实现科学发展 。他在 2002 年 1月召 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央提出要把今 年作为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18】。2005 年,胡锦涛在中 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 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19】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由于部 分新闻工作者片面理解党的新闻政策,没有平衡好新闻规 律与宣传规律,导致一些新闻报道脱离实际,不接地气 。为 此,他提出新闻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20】, “三贴近”原则成为党的宣传思想战线改进和加强自身工作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 。倡导“三贴近”,就是在宣传思想工 作中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掌握新闻 宣传工作的主动权。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调查研 究的新论断、新思想和新表述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党的 重要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媒体 的殷切期望 。2013 年 8 月 19 日,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 会议上特别强调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提出要树立以人 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就要求党的新闻工作要深入开展 调查研究,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 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不 断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2016 年 2 月 19 日,他在媒体调研 时指出,“新闻记者要深入调查研究,多掌握一手情况。”【21】“要深入基层一线,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学会做群众工 作的方法”。【22】新闻报道要说真话,杜绝弄虚作假,报喜也报 忧 。对于具体的调研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求深、求 实、求细、求准、求效”【23】五个要求,这是搞好新时代调查研究 的科学路径。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调查研究的经验总结

  新闻调查研究观是指新闻工作者通过亲自对某一社会 现象进行系统、详细的调查研究,以探寻事实真相、追求新 闻客观性的一种观念 。梳理分析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关于新 闻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和实践,可以发现其经验主要体现 在“知行合一、强基固本、守正创新”三个方面,并在此基础 上形成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实事求是的“真实观”、以人民 为中心的“群众观”、创新调研手段的“科学观”等优良传统。

  (一)知行合一:新闻调查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真实观”

  知行合一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实事求是是实现知行 合一的重要环节,是党的新闻事业的思想路线,也是广大新 闻工作者鲜明的职业风格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 是一种事实的真实,即新闻报道应体现实际发生和实际存 在的事物状态或状况 。树立新闻调查研究的观念,是确保 新闻真实的重要一环 。党提出了新闻工作者要努力让“党 和人民信赖”,第一步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中 采写新闻,客观全面的反映社情民意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 人民群众的新闻需求,实现为公共服务的新闻价值。

  实现新闻真实需要建立在对新闻真实的深刻理解之 上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新闻工作经验已经揭示 出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是实现新闻真实的根本保障 。通过 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贯彻“知行合一”的理念,实现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 ,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新闻舆论工作的优良传 统 。在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党的历代领导人都 将调查研究作为党的基本工作方法 。从毛泽东提出“没有 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重要论断,到习近平总书记所提 倡的“新闻记者要深入调查研究,多掌握一手情况”,暗含在 这些重要论述背后的正是新闻调查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 “真实观”。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当前新闻业中虚假 新闻的泛滥 。由于新闻报道的即时性需求与新闻事实的过程性呈现,致使社交媒体上虚假新闻成灾,新闻真实永远是 一个“未解、待解、求解”的过程 。从逻辑学的角度出发,追 求新闻真实存在“证实”和“证伪”的两种路径,我国的新闻 实践形成了基于质化文本和量化数据的两种新闻建构路 径 。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的风险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但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 传播技术、采访手段多么先进,坚持新闻调查研究都是党领 导下的新闻业“求真”“求是”“求实”的必由之路 。新闻舆论 工作是事关定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在 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新闻工作者必须通过广泛的调 查研究掌握一手的社情民意,这是新闻业本身的专业要求, 也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政治使命”。

  (二)强基固本:新闻调查研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观”

  强基固本指加固本体、强化基础 。人民群众是中国共 产党执政的“基础”和“根本”,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有 “眼睛向下”的决心,新闻调查研究要紧密围绕人民群众,以 人民为中心,走好“群众路线”,凝聚民族之魂,巩固根本。 这关系到新闻工作者“向人民群众学习”的从业、敬业的态 度和作风。

  群众路线是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原则,调查研究是践 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方式 。党的新闻工作者不是“无冕之王” 而是“人民公仆”,必须要有放下架子的精神,通过调研了 解实情、真情和内情 。【24】新闻调查研究必须深入群众、深入 基层 、深入人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 毛泽东强调党报要坚持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要依靠人民 群众办报;邓小平强调要确立为民宗旨,树立务实作风,反 对新闻报道中的形式主义;江泽民强调新闻事业要代表广 大人民根本利益,要打好群众观点根底;胡锦涛提出“以人 为本”执政理念,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新 闻工作的指导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工作要始终依 靠人民,倾听人民呼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反对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这既是对新闻业中群众性原则的强 调,也是对调查研究的呼吁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 也是调查研究的主要对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调查研究要到基层寻求“源 头活水”,“要解决矛盾和问题,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 群众为师,深入调查研究。”【25】并将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检验 调查研究质量水平的标准 。可以说,树立群众观点开展新 闻调查研究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宝贵经验。

  (三)守正创新:新闻调查研究要坚持调研手段创新的“科学观”

  守正创新包括守正与创新两个方面,即把握事物规律,根据一定的目的改变现存事物,创造新事物 。新闻调查研 究方法要与时俱进【2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必须要 “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

  党的历代领导人的调查研究思想都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在技术欠发达的年代,毛泽东主张将系统调查 与“解剖麻雀”结合起来,开调查会是调查研究“最简单易行 又最忠实可靠的方法。”邓小平强调“善于运用典型调查的方法,研究群众的情况、经验和意见”【27】。伴随着媒介技术 的迅猛发展,信息的海量呈现,人们对新闻的选择面拓宽, 这就使新时代的调查研究机遇与挑战并存 。这就更加要求新闻报道要坚持从调查研究中获取一手新闻资料,避免观 念先行,只看到事物表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 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 务实的作风 ,努力在求深 、求实 、求细 、求准 、求效上下功 夫”。【28】“深 、实 、细 、准 、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方法论意 义,也是对新闻调查研究规律的精炼表达。“深”即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学会到社会各层面去了解 情况、采写新闻;“实”即实事求是,新闻报道要说实话、报实 情;“细”即全面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问题,新闻报道要处理好“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关系;“准”即精准发力,把握 本质,新闻工作者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效”即出实招、 见实效,新闻报道不能“无关痛痒”,要产生具体的实效性。信息时代的新闻调查研究要坚持“守正创新”,在发扬党的 优秀调研传统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好网络技术工具,实现 调研手段的创新与调研方法的科学。

  三、价值回归:新闻调查研究观的时代观照

  “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 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29】。21世纪以来,技术催生社会变革 。媒介技术的变迁发展,极大的拓展了社会话语的发声 空间,也使得“复制”“拷贝”“转发”“分享”等行为日常化, “沉下来”“走出去”开展调查研究获取“一手资料”的新闻工作者变少了 。但“任何形式的调查研究,都替代不了深入实 际的调查研究”【30】。从制度、从业者和技术等行动主体进行 时代创新,才能发扬调查研究观对新时代党的新闻业的重 要价值。

  (一)完善保障新闻调查研究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制度建设是新时代新闻工作者践行新闻调查研究观的保障 。新闻调查研究的有效开展,既需要新闻工作者具有 不畏艰辛的职业精神,也需要党和政府以及媒体机构的有 关部门在体制机制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 。一方面,为确保 新闻调查研究有效开展,相关新闻媒体机构应该创新新闻 工作者考评和管理体系 。新闻调查研究是一项费时费力的 艰难任务,对新闻工作者的能力要求较高,既需要记者能够 透过复杂社会现象看到事物发展的本质,也需要记者勤动 脑子,多写稿子 。另外,新闻记者需坚持依法深入调查,杜 绝“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不侵 犯个人隐私,不搞权钱交易,保证新闻调查的真实性、准确 性 。为此,新闻媒体机构应建立健全考核和激励机制,对于 积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新闻工作者予以充分的考评奖 励,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深入开展 调查研究。

  另一方面,新闻调查研究顺利开展更需要党和政府对 采访权、调查权提供充分的政策保障 。这些权利容易受到 外部环境的阻碍,尤其是当新闻调查涉及一些敏感议题时, 记者的正常采访活动会受到阻碍【31】。习近平总书记在 2009年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提 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 导社会舆论;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 ,自觉接受舆论监 督。”【32】各级政府要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对正面积 极的新闻采访大力支持,对负面性的调查报道也要理性看 待 。党也制定了相关的法规条文来保障记者采访活动的有 序开展 。如中共中央办公厅 2005 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 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中就指出,“各级党委和 政府、社会团体及其工作人员要重视舆论监督工作,支持新 闻媒体特别是省级以上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记者的采访 活动,为采访报道提供方便”【33】。国务院 2007 年颁发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也确立“公开为常态, 不公开为例外”原则 。这一系列法规政策的出台为新闻工 作者开展调查采访活动,实行正确舆论监督提供了必要的 制度保障。

  (二)提高新闻工作者职业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坚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是贯彻新闻调查研究观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深入调查 研究”,“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的工 作作风”,“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是新闻工作者 成才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调查研究,才能把自己锻炼成思 想端正、作风扎实、业务过硬的新闻工作者”【34】。需要明确的 是,我国所推行的新闻调查报道,并不等同于西方的“揭丑 报道”。发端于欧美的“揭丑报道”“扒粪运动”,虽对揭露社 会阴暗面起到一定的有效作用,但其最终目标是将调查对 象“搞臭”,而我国的新闻调查更着重于其建设性意义 。信 息时代网络快捷方便,很多信息的求证可以直接在网上开 展,但是调查研究的精神仍需要提倡。

  当下,假新闻、新闻反转等现象频频发生,除事件本身 较为复杂外,还与新闻记者本身的职业素质有关 。为减少 新闻乱象的发生,应加强新闻调查人员素质的培养,从新闻 敏感、调查方法以及新闻写作的要点等方面入手,提高新闻 调查记者的业务素质 。其次,应加强对记者职业道德的培 养,面对商业化带来的新闻观念冲突,要重点加强马克思主 义新闻观对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价值引领 。最后,要加强 新闻调查记者队伍建设,不断吸纳 、扩充新闻调查记者队 伍,同时优化新闻调查队伍结构,保证新闻调查队伍的整体 活力与质量 。新闻工作者要实现角色转变,要调查,更要研 究 。不能成为简单的“录音机”“照相机”。要从新闻信息的 发布者转向核实者,从舆论的把控者转向引导者,从而进行 新闻调查研究的策划、信息的挖掘与求证等 。广大新闻工 作者要将新闻表达自由与新闻专业信念相结合【35】,加强新闻 职业道德建设,深入调查新闻真相,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要让 各方意见平衡地表达,实现维护公众利益的目标。

  (三)善用新闻调查研究新技术,走好网络群众路线

  21 世纪以来,社会网络化进程加快,要适应新形势新 情况,则需在新闻调查的渠道、手段和方式方法等具体层面 实现创新,掌握并使用网络调查 、大数据调查等新技术手 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有着丰富的调查研究经 验,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方法, 如召开调查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我们要在新时期加以继承和完善。”【36】习近平的调 查研究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既继承前人又敢于 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 。广大新闻工作者应把握好新媒体特 征,用好网络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并结合大数 据、云计算、计算机仿真等科学方法,更好地完成对复杂社 会系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也要善于从网络中发现新闻线 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社情民意,为新闻报道提供全 面、详尽、可靠的一手数据,并学会创新使用全媒体的形式 来展现调研报道。

  在2016 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 群众路线”,“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 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37】。据最新发布的第 50 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2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 10.51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74.4%,【38】超十亿用户接入互联网,我国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数字 社会 。在网络时代,技术的赋权使得传播手段便捷化、信息 来源多样化,新闻数量曾呈指数级增长,有效信息“密度”却 不断下降 。这更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调查研究,报道 真实有力的一手新闻,履行好“发声筒”“传声器”的作用,走 好“网络群众路线”,用好互联网的力量保证新闻报道的真 实性,维护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最终促进社会进步。

  四、结论

  调查研究是当下我国新闻业转型中易被忽视又极度重 要的理念之一 。在党的百年新闻事业中,调查研究是坚持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确保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坚守新闻真 实的重要保障 。21世纪以来,媒介技术的更新迭代深刻改 变了传媒发展的生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挑战,新闻 调查研究也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 。相较于日益复杂的媒体 环境,部分新闻工作者“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调查研究稍 显滞后与懈怠 。新闻舆论工作战线肩负着立心铸魂的使 命,理应大力发扬调查研究的优秀传统,针对宣传思想文化 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开展调研,杜绝将“跑机关、泡会议、抄材 料、扒新闻”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要手段,借助新的媒介技术 条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主动调研,努力 实现新闻调查研究观的价值回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梦提供充分的新闻舆论环境。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 政策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9ZDA321);重庆社会科学规划 项目“百年中国共产党舆论引导工作的经验及启示研究” (项目编号:2021YBCS43)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习近平 . 谈谈调查研究[N]. 学习时报,2011- 11-21 ( 001 ) .

  【2】中共中央宣传部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三十讲[M]. 学习出版社,2018:141.

  【3】王仕勇,贾浩伟 . 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研究:媒介技术变迁的视角[J]. 中国出版,2021 ( 15 )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38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43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311.

  【7】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3.

  【8】毛泽东选集(第 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20.

  【9】毛泽东选集(第 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21.

  【10】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M]. 北京:人民 出版社,1976:14.

  【11】陈力丹 . 刘少奇的新闻思想及其理论意义[J]. 新闻与 传播研究,1998 ( 02 ):67-79+97.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 刘少奇年谱:下卷[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18.

  【13】刘少奇选集(上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403.

  【14】邓小平 . 根本的工作方法就是调查研究实事求是[J]. 党的文献,2014:( 1 ) .

  【15】邓小平文选(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2.

  【16】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

  【1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J]. 党 建,1990:( 06 ) .

  【18】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统一思想 的工作——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J]. 党建,2002 ( 02 ) .

  【19】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 调 加强调查和研究着力提高工作本领把和谐社会建设各 项工作落到实务[J]. 大庆社会科学,2005:( 02 ) .

  【20】李长春 . 从“三贴近”入手 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J]. 求是,2003 ( 10 ):3-8.

  【21】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N]. 人民日报, 2016-02-20 ( 004 ) .

  【22】习近平 . 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旗帜,2019,( 11 ):5-8.

  【23】本报评论员 . 调研务求“深实细准效”[N]. 光明日报, 2018-03-02 ( 013 ) .

  【24】叶欢平 . 穆青新闻实践调查研究思想探析[J]. 新闻爱 好者(理论版),2008,( 07 ):66-67.

  【25】习近平 .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 思考与实践[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530.

  【26】王秀丽,韩纲,帕梅拉 ·J ·休梅克 .《新闻调查》1996- 2005:一种框架分析[J]. 国际新闻界,2011,33 ( 12 ) .

  【27】邓小平文选(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223.

  【28】习近平 . 之江新语[M]. 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42.

  【29】张蔚萍 . 中国思想政治工作年鉴[M]. 北京:中共中央 党校出版社 2011:146.

  【30】上官恒辉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N]. 解 放军报,2020-11-05.

  【31】贾浩伟,王仕勇 . 政策规约与职业共同体构建——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演进逻辑考察[J]. 青年记者,2022 ( 19 ):53-55.

  【32】善待媒体 善用媒体 善管媒体[N]. 人民日报,2010- 01-21 ( 008 ) .

  【33】陈力丹 . 艰难的新闻自律:我国新闻职业规范的田野 观察 、深度访谈 、理论分析[M]. 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0:47.

  【34】习近平 . 摆脱贫困[M]. 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76.

  【35】王仕勇,贾浩伟 . 阶级分析视角下列宁出版思想探析 [J]. 新闻知识,2021 ( 10 ):3-8.

  【36】本报评论员 .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N]. 光 明日报,2018-02-24 ( 001 ) .

  【37】姜洁 . 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 让互联网更好 造福国家和人民[N]. 人民日报,2016-04-20.

  【38】张晓娜 . 第 5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发布[N]. 民主与法制时报,2022-09-02 ( 001 ) .

  作者简介:王仕勇,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 士;贾浩伟,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

yshjw

关于作者: yshjw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