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理纠纷呈现“一增一降一缓” 形成推动诉源治理良好导向

来自最高法审判管理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至5月全国各级法院受理诉至法院的民事行政纠纷12494633件,同比增长4.77%,较去年同期下降12.58个百分点。其中,经诉前分流调解成功4776842件,同比增长12.95%,实际进入诉讼程序的民事行政案件7717791件,同比增长0.27%,较去年同期增幅下降11.04个百分点。全国平均万人起诉率88.63件/万人,同比增长4.76%,较去年同期增幅下降12.59个百分点,呈现出诉前调解量增长、诉讼案件量增幅下降、万人起诉率增速放缓“一增一降一缓”的态势。

广东、黑龙江、海南、陕西、上海、吉林、广西诉至法院的民事行政纠纷总量出现下降。其中,广东降幅最大,达23%,黑龙江、海南、陕西、上海4地降幅超过15%,河北、湖北、辽宁、宁夏、江西诉至法院的民事行政纠纷总量虽有上升,但增幅在4%以内,表明大量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在进入法院大门之前。

全国26个地区诉前调解成功量同比上升,15个地区进入诉讼程序的民事行政案件量出现下降。这表明,诉至法院纠纷中有四成左右在立案前通过诉前调解方式实质解决,促使全国五成法院民事行政诉讼案件量实现下降。诉前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5.63%,远低于民事裁判59.38%的申请执行率,这表明94.17%的诉前调解案件得到自动履行,未进入执行程序。

全国15个省(区、市)民事行政一审收案量出现下降,海南降幅最大,达41%,陕西、黑龙江、上海、青海、广东等5个地区降幅也超过10%。表明大量矛盾纠纷通过立案前委派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实质解决在诉讼前端。

纠纷量和案件量均下降较大的黑龙江、陕西、广东、上海、海南、安徽、贵州等地,诉源治理工作都得到了当地党委高度重视和有力推动,发挥了党委、政法委全局谋划、统筹资源、问题联治的优势,推进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发力,形成合力推动诉源治理良好导向,有效促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从“法院为主、单打独斗”向“党委领导、多元共治”转变,进一步压实有关部门诉源治理主体责任,真正做实“抓前端、治未病”。

然而,诉源治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情况并不平衡,纠纷量仍持续大幅增长的部分地区、部分领域,需要更多关注。案件量上升较为明显的三大领域分别是:金融领域,特别是网络消费贷等小额贷款引发的追偿权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信用卡纠纷等;劳动领域,特别是劳务合同纠纷增长明显;建工领域,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揽合同等纠纷增长明显。

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是上述民商事案件数量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的诉源治理仍显薄弱,说明仍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整合纠纷治理资源,加强诉源治理工作的系统性、长远性与可持续性发展。最高法近年来积极开展“数字化”会诊,以数据“体检”找“病因”,通过信息共享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持续深入推进诉源治理。

权工委融媒信息部副主任侯瑞岭整理供稿
    2024年7月16日

yshjw

关于作者: yshjw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