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事仲裁“中国坐标”凸显

近年来,中国涉外仲裁事业蓬勃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2024年,全国共办理涉外仲裁案件4373件,涉外标的额1978亿元,为促进国际经贸往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了积极贡献。

仲裁作为国际通行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自2022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海南开展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试点以来,成效日益凸显。北京构建起仲裁同心圆、联合体、生态圈,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优选地初步形成;上海积极推动1部地方性法规和4份政策性文件出台;广州、深圳两家仲裁机构受案争议金额持续位居全国和全球前列,2024年涉外案件争议金额占全国30%。

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是中国涉外仲裁发展的关键目标。北京仲裁委员会优化法人治理结构,成为国内领先的改革样本,其裁决已在全球五大洲70余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承认与执行,正稳步迈向国际一流仲裁机构目标。上海支持仲裁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打造跨境服务优势,促进仲裁法律服务业集聚发展。海南国际仲裁院5年来受理案件1.3万余件,并连续5年保持司法撤裁零纪录。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作为中国首家仲裁机构,近5年各项指标在国际主要仲裁机构中稳居前三,其第十版仲裁规则被誉为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和先进性,为仲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北京的仲裁机构深度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主办中国仲裁周等高端活动,成为国际仲裁领域交流的重要平台;上海创设“上海国际仲裁论坛”等活动,连续6年在进博会期间举办,吸引众多国际组织和仲裁机构参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与全球97个争议解决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发布《“一带一路”仲裁机构北京联合宣言》,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广泛宣传仲裁制度,展示中国法治建设成就。

国际仲裁权威评估机构2025年调查报告显示,北京、深圳、上海同时跻身全球最受欢迎仲裁地前十名,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深圳国际仲裁院、北京仲裁委员会年均标的额过千亿元。海南国际仲裁院裁决在马来西亚高等法院获得承认和执行,仲裁国际公信力不断提升。中国已逐步成为国际商事仲裁新目的地,为世界贡献更多的中国仲裁智慧和方案。


权工委融媒信息部副主任
中政营商环境网副总编辑
  侯瑞岭整理供稿  
   2025年8月4日  

头像

关于作者: 网站编辑

营商环境网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为政府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服务、为企业合法权益提供保护支持,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为您推荐